打开

怕误了农时?这个上海小镇这样干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2-05-01 22:59:58

“包主任,‘国庆稻’要种了,什么时候可以耕田呀?种子怎么办啊?”上海青浦区金泽镇祥湖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徐文,火急火燎地给镇里的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包巧生打电话。


为啥着急上火?他今年流转承包了3000多亩种植稻田,眼见春耕时间到点。前段时间,因为疫情防控,他自己却也出不了门。


“别着急,我们也在想办法了,防控形势允许就可以!”包巧生说。没想到,仅过了一周时间,金泽镇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制定《金泽镇农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


4月23日,该镇先行启动约400亩“国庆稻”种植复工复产试点工作,4月26日后,全镇26000多亩水稻种植工作有序推进了。


近日,记者来到与江苏省和浙江省交界的金泽镇。这里,有上海最大的淡水湖,属于传统的鱼米之乡,是青浦的农业大镇。

“不能误了农时呀!”包巧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仅种粮大户黄徐文流转的土地,一亩地的种子七八斤,常规稻种子就需要12吨左右。因此,该镇准备了所需常规稻种约100吨。


在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如何拿到农资?“我们这里是防范区。”包巧生说,该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想了一招——为减少人、车流动,由村(居)统一组织开着车来拉农资,并报备开通车辆通行,两点一线开展工作。


光有种子可不行!休耕了几个月的土地,还要用拖拉机翻耕是重中之重,即把种植的红花草、蚕豆等打入田里,再放水灌入,形成有机肥增加地力。这,正是一项项时不可待而又精细的农活。


包巧生说,“26000多亩水稻,复工复产,如何管理?按当前水稻种植茬口,最需要复工的是三类人群,即合作社负责人、农机手、放水员等、初步估算共需要180人左右。”因此,要求所有复工人员必须为居住于防范区人员,并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证明上岗。上岗后每天落实人员的体温检查和抗原自测,并做好台账记录。所有人员应自觉遵守“点对点”的进出管理,并持证上岗。同时,我们还要抽查,如果我们发现不符合要求,就责令整改。


另外,据金泽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备军介绍,农机手要戴好口罩,把稳方向,熟练地把一片片田地推平、翻新。有趣的是,一行行牛背鹭、一对对喜鹊、鹡鸰跟着“铁牛”行进的轨迹,在翻耕后的土壤中啄食昆虫。


这两天,邱海根忙得脚打后脑勺,他是该镇的上海博郝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我们450斤国庆稻种子已经浸种完毕,白色嫩芽崭露头角。再过几天,就可以拿来育苗!”


“50亩‘国庆稻’备耕工作正在‘踩着’节点进行,预计稻米上市时间不会比往年晚!”邱海根说。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这个镇的春耕只是一个“缩影”。


据悉,当前上海青浦全区正以保基本为前提,重点抓住“米袋子”“菜篮子”,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水稻12.4万亩、蔬菜4.1万亩和水产1.7万亩的生产经营,抓好重点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复工复产,不误农时。同时,积极组织种子(种苗)、农机、农资等各类物资供应,推进全区春耕备耕工作。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