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狗”马蒂斯似乎并非那么“疯”
![](https://p.statickksmg.com/image/2017/05/22/01f538c13b5e16e8c55bd8ff38076a9a.png@72w_72h.png)
点兵
看看新闻Knews特约撰稿人 鲁宁
2017-01-14 17:02:30
最近几天,美国国会正对特朗普提名的新一届政府内阁高官进行“考察式质询”,如果提名能过国会关,那么特朗普的提名有效。否则,特朗普只得另选他人再走程序。
13日,由特朗普提名的候任国防部长马蒂斯,因其“得当”的应答,顺利通过了“国会审核关”。
美国国会的参众两院之议员,绝大多数系“裙带世袭”、“近亲繁殖”、“帮派世袭”的职业政客,一般而论,由总统提名的内阁高官或驻外大使人选,在接受美国议员们的质询时当表现为越右越好,这叫投议员们所好,让议员们顺耳。至于讨得议员们欢心的“慷慨激昂”事后能兑现多少,甚至完全反其道而行之,那就轮到议员们无可奈何了。末了,被提名人和议员们谁都不对结果上心。如此周而复始,美国的“议员政治”就这么上演一场接着一场的“民主活剧”。
当回答对中国问题基本态度是,马蒂斯向议员们陈述了如下几层意思:
第一,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正遭到二战以来最大的攻击。攻击来自俄罗斯、来自恐怖组织,以及来自中国正在南中国海的行动。
第二,为了应对攻击,威慑是关键的,但这需要最强大的军力,而美国目前没有这样的军力。
第三,美国需要增强力量,在与崛起的大国例如中国打交道时,我们才能在外交谈判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
第四,有一句古话说,恐惧、荣誉、利益是把一个国家变成敌人的根本原因,我相信我们必须设法管控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竞争。
美国的国家体制下,军人往往只有军事的视野,就算某位将军具有成为政治家或外交家的天赋,亦很难真正成为政治家或外交家。拿此标尺度量,马蒂斯将美国面临的秩序挑战归应于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动,居然连南海与南中国海的区别都无法分清,实在有辱当代美军四星上将的“赫赫威名”。
军人尤其是鹰派军人,倒有说话直接了当之“优点”。马蒂斯关于美国没有实力应对攻击,以及设法管控美国与中国的竞争这两点,还算对世事拎得清。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而不是把中国逼成美国的敌人。援引中方的说法,“斗而不破”----这是苏联垮台、冷战结束、美国自以为中国的利用价值下降,中国变成美国新的头号遏制对手后,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三任美国总统对华政策所坚守的一条基本底线,一旦“破”了,双方皆无法承受“中美共焚”之后果。
马蒂斯曾任美军负责“大中东防务”的联合司令部司令官。作为四星上将,他在2013就过早退出现役。若能管住自己的“大嘴巴”,就是服役到今天,按他的年龄优势计,他依然属于美国四星上将中的“少壮派”。然而,这位以“疯狗”著称,在任时曾激烈抨击美国中东政策太软的前美军将领,当其有机会重新出山时,终究也是一个屁股指挥脑壳的主。至少,在美国国会对他质询时,谈到中国,他的应答并不如中国军迷所担忧的那么 “疯”。马蒂斯被赋闲了三年多,可就是这短短的三年多,中国的块头至少又长了一大圈不是?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今天的中国,与毛主席1956年巡视南方三次畅游长江写下《水调歌头·游泳》的年代,已是天翻地覆今非昔比。那个年月,那时的中国,我们都没有怕过美国,今天我们难道还须为特朗普可能的对华“不确定性”杞人忧天么?新中国诞生68年间,咱中国人什么惊涛骇浪没经历过?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就是!
林子大了啥鸟没有,美国是当今世界的一片“大林子”,害鸟与益鸟皆有。作为本短文的结尾,笔者全文粘贴美国驻华大使近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上的离任感言,全文不长,通俗易懂,若能耐下性子浏览一遍,对认识美国政治的“生物多样性”,把脉特朗普时代中美关系的可能走向,会有点意思的。
附件:
《欢迎中国作为全球领导者》
美国驻中国大使马克斯·博卡斯
全文如下:
我常这么说,也真心这么认为:担任美国驻中国大使是我所拥有过的最好的工作。
与美中两国人民一起推动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是莫大的荣幸。
但是,正如人们所说的,所有的好事都有结束的时候。
美国刚刚举行过选举,随着我们国家向一个新政府过渡,现在是我作为美国大使与你们告别的时候了。
当你用中文说“goodbye”时,它的意思是“再见”,对我的这次道别来说,我就是这么想的——我会再次见到你!
在我妻子梅尔与我离开北京开启我们新的生活篇章之前,当我们在充满全球挑战的时刻(从经济不确定到气候变化到恐怖主义)开启我们国家关系新的篇章之时,我想分享一些临别的想法。
在我35年的美国国会参议员生涯中,特别是我作为美国大使的日子里,我亲眼见证了中国显著的转型及在全球舞台上的重现。
自邓小平30多年前在中国开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使数以亿计的人摆脱了贫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经济日益相互关联,每年双边贸易额超过6500亿美元。
我看到中国的崛起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展开。
中国与美国一起,帮助领导世界在巴黎达成一项富有雄心的气候协议。
中国在全球应对埃博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美国及其他伙伴密切合作。
中国曾担任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的东道方,并能在这些会谈的恢复过程中发挥同样重要的作用。
这些例子清楚地表明中国的参与和负责任领导对中国及世界的好处。
历经几十年且一直得到两党历届政府支持的美国的中国政策,一直是欢迎一个稳定、和平与繁荣的中国的崛起。
我们欢迎中国在透明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制度中作为一个承担自己责任的全球领导者,这个制度巩固了亚太地区几十年来所享有的和平与繁荣。
我曾作为一名美国会参议员作了很大的努力帮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为我知道这对中国有利,对美国有利,对整个世界都有利。
它确实是!展望未来,我们希望中国与美国新政府密切合作,继续这个向世界开放的进程。
我们生活在一个史无前例的相互联系的时代。中美两国关系事实上是这些趋势的证明和直接受益者。
继续让此朝正确方向行进的一个关键是为美国和外国公司在这里投资和做生意创造一个令人鼓舞的环境——就像中国公司期望在美国那样。
作为中国首要任务之一的加强创新是另一个关键因素。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鼓励中国继续努力保持开放,这样的开放将有助于让像马云、屠呦呦或王健林这样的人才在全球蓬勃发展。
同样,我们希望中国欢迎非政府组织的建设性作用,它们帮助社会推动创新、促进社会稳定,并让我们走到一起来保护环境。
另一个关键因素将是确保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以区域参与及创造性外交为支撑的,即以有利于大家的方式管控争端,这符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我有幸参加的许多会见中所做的努力。
最后,就我们大家诚实、建设性和真诚地提问、真正倾听对方观点的重要性来说,我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正如我的导师、来自蒙大拿州的美国前参议员迈克·曼斯菲尔德曾经说过的,“记住,别人并不总是错的,你也不总是对的。”这正是通往诚实对话的道路。
虽然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有些人对前方的路有疑问,但我认为,我们两国都认同让这种关系成功的重要性。
自从尼克松总统第一次来到中国,并在“改变世界的那一周”会晤毛主席以来,这一直是如此。
在卡特总统与邓小平的推动下,中美于1979年实现了两国建交。
我们经历了领导人的更迭,经历了我们间的起起伏伏,但我们从没有放弃为自己的子孙创造更美好未来的共同目标。
我一次又一次亲眼看到这样的决心。
当我第一次来中国时,我向习主席许诺,我将访问中国大陆所有的省份——去年10月我实现了这个目标。
我一路上学到的是,无论美国人还是中国人,我们基本上都想在生活中得到同样的东西——一份好的工作,我们孩子的良好教育,一个干净、安全的生活环境。
这是美国梦的一大部分。它也是我了解到的中国梦的一部分。
从曲阜到昆明、从上海到乌鲁木齐,从学生、老百姓、商人或政府官员的身上,我在这个国家看到了耐心、坚持和积极态度,我知道当我们一起努力时,没有什么是我们完成不了的。
当我们成功时——无论是就我们看法一致的许多问题进行努力,还是开诚布公并明智地管控我们的分歧——世界都受益。
(编辑:孙燕)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https://skin-test.kankanews.com/mobilev2/images/live/icon_more.png)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