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日本海”,中国海军来了!

点兵

特约评论员  鲁宁

2016-06-18 17:50:44

北大东岛示意图

6月16日下午3时许,又有一艘中国海军的“东调”级情报收集舰,“闯入”冲绳县北大东岛以北海域的毗连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毗连区既不属于国家领海的一部分,但也不属于公海领域,是由沿海国譬如日本加以特殊管制的海域),大约1小时后,中国军舰从该毗连区驶离。为此,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杉宪治先生只好再次自讨没趣,硬着头皮向中国驻日公使刘少宾表达“关切”。


金杉宪治

金杉宪治先生最近好累,此前一天,因“东调”级情报收集舰驶入由日本特殊管辖的土噶喇海峡,他已向中国驻日公使刘少宾表达过相同的“关切”。算上前不久中俄四艘军舰相继巡航钓鱼岛,这位金杉宪治局长也向中方表达过同样的“关切”。中国人说话办事忌讳“事不过三”,日方反复向中方表达“关切”,且除了一再的“关切”又无计可使,您说金杉宪治这位日本局长有多么窝囊加窝心。


为释放日本国内舆论对政府的压力,日本防卫省一方面向日媒承认,“中国海军的行为显然在升级”,另一方面则强调中方此举并不违反相关国际法,声称“正在进一步研判中方此举的意图”。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羸弱的中国海军,即在哈尔滨号和青岛号驱逐舰的分别带领下,开始了自郑和七下西洋之后,再次开辟全球“洲际水道”的处女航。至此后,中国海军的远洋航迹几乎填补了世界所有海区。从大洋周边国家的视角出发,在非军舰受邀出访的情形下,中国海军的航迹在很长时段一直“回避”覆盖的两个濒海国家,分别是美国和日本。


中国军舰避免在美国沿海水域“出现”,那是因为要尽量避免给以美国为首的“中国威胁论”的吹鼓手们制造新的口实。中国军舰避免出现在日本周边海域,那是因为考虑脆弱的中日关系极为敏感,避免刺激日本,尽量不给日美进一步强化同盟关系提供理由,亦系中国的明智考量。


然而,当美军终于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抽身,面对崛起的中国高调“重返亚太”,试图围堵中国之时,中日之间异常脆弱的、从中日建交起勉强维持至2012年前的中日“钓鱼岛默契”,被明面上似乎系日本右冀在惹事生非,本质上则系日本政府幕后策划、指使、运筹的钓鱼岛冲突所取代。既然,日本公开充当美国“重返亚太”围堵中国的急先锋,那么,中国海军航迹覆盖至整个日本周边海域,包括沿着日本列岛绕圈巡游,也就可以且及有必要大大方方地实施了。


然而,作为中国海军大洋存在的“邻里政策”之调整,并非只须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军事之变而作相应改变。中国海军要到日本周边海域显示长期存在,对日本形成事实上的战略压迫感,迫使日本审慎处理对华关系,尽量阻止日本在美国围堵中国的战车上“一条道儿走到黑”,并非仅仅依靠中国高层的战略定力和战略运筹就可完全搞定的。


战略层面之外----在“技术层面”上,为中国对日战略提供技术支撑的若干关键支柱同样不可少:


首先,日本从地理上讲,是个极度“破碎化”的国家。日本近海海域、毗边区海域、日本领海内的国际水道、国际海峡等,海面洋流变化无常,海底构造极为复杂,没有高性能的军舰和军用辅助舰船,以及可靠的航海保障、通讯保密能力、船舶动态实时定位跟踪能力,即便日本对中国军舰的“擅自闯入”不表达“关切”,甚至日本故作鸵鸟,中国海军想到日本周边海域“巡游”、侦察、勘探、测绘,以及组织技战术训(演)练,也只能作梦游般的空想罢了。


最近几年,无数的爱国军迷和军事发烧友,为中国新型护卫舰、驱逐舰、两栖登陆舰、综合补给舰如“下饺子”般的成军欢欣鼓舞、倍感自豪。但确有不少国人未必想到、看到和意识到,倘若光有新军舰缺乏“新水手”的话,中国海军照样无法进行规模化、体系化、常态化的远航,更遑论常年组织带有现代海战立体攻防背景的远海战斗与战术训练。


毛泽东军事思想最深刻、最具永恒生命力的精华部分,就在于他精准地揭示出现武器与军人之间的内在关系。一支军队,不能没有现代化武器,更不能没有现代化的军人。这些年,国人普遍看到的,是中国海军装备的巨大进步。并非人人看到抑或体味到的,则是中国海军官兵操舰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历史性进步。而且,这些年,新军舰或许还在图纸上,为该新军舰培养的水手,则已提前航行在世界上海状最复杂的印度洋上。


咱中国人信奉两句老话,一句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另一句叫谋事在人成事靠天。如今,大多数中国人未经特意提醒,已不记得每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诞辰日,更少有人知晓,这一天亦是中国海军护航印度洋的出征日。


2014年的12月26日,既是中国和世界的杰出历史伟人毛泽东诞辰121周年,亦是中国海军常年护航印度洋六周年纪念日。当天,笔者在《观察者网》刊发标题为《印度洋上的中国“海军学院”》独家长篇评论,“感谢”索马里海盗为中国海军大批量、常年化培训“深蓝水手”,提供了特定的历史契机。尽管护航的成本绝对不低,但在此之前,中国海军培养水手的军校只有安徽蚌埠的海军士官学校,培养初级军官的学校只有大连海军舰艇学院,教学培训所用的军舰主要依靠郑和号……


时至今日,中国海军印度洋护航编队已安排23个批次,每个批次平均3艘现役主力军舰,官兵新老搭配,以未来驾驭新战舰的“新水手”为主,每个批次平均500名“新水手”在岗150天,且培训总时长一不留神就已进入第九个年头。


循此,各位军迷和军事发烧友不妨思考,经历了印度洋大风大浪的“高频洗礼”,当中国海军的新舰“新水手”,在日本周边海域作带有战术背景的“综合巡航”时,日本除了“进一步研判中国此举的意图”之外它又能如何?如此情势所折射的力量对比之变,日本还敢轻易对中国海军撒野吗?


新型军舰铸就中国海军战斗力的物质基础,经历大浪淘沙般炼狱铸就的是中国海军官兵的战斗意志。由两者共同担纲,日本终将被迫适应中国海军在“日本海”的长期存在。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