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国产潜艇梦总让人唏嘘又感慨
点兵
看看新闻Knews
2016-10-28 16:57:21
印度海军“国产”常规潜艇建造计划再次遭遇重大挫折。美国《防务新闻》网26日的一则报道援引印度海军的消息人士的信源称:印度已搁置原本在“国产”潜艇中安装“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英文缩写AIP)的计划。此前,印度的AIP系统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英文缩写DRDO)为主研制。无奈印度现有的军工技术对此力难从心。
印度2004年启动建造6艘“国产”常规潜艇计划。笔者之所以对国产一词加打了引号,那是因为被印度取名为“天蝎”级的国产常规潜艇,设计图纸是购买法国与西班牙联合研制的“鲉鱼”级潜艇,潜艇所用钢板、动力、声纳、数据链等核心部件及大部分零部件,均需从法西(班牙)两国原装进口。因此,确切地说,印度的“国产”潜艇计划应该称为法国潜艇的印度“组装计划”。印度“天蝎”理该称为印度“国产鲉鱼”。
“鲉鱼”级潜艇是一款成熟的先进外销潜艇,其分为三个版型,分别是缩小型、标准型和AIP型,相对应的水上排水量分别为1450吨、1700吨和2000吨。其中AIP型的技术最为复杂,从美国《防务新闻》的报道看,印度当年购买的是AIP型的图纸。按印度造船(舰)工业的真实水平和配套能力,印度组装这六艘常规潜艇遭遇困难和问题是必然的,但困难到如此程度,还真令中国军迷既唏嘘又感慨。
先介绍一下印度潜艇部队之现状:印度现有13艘常规潜艇,9艘购买于俄罗斯,另4艘乃德国货,其中的11艘,艇龄在20-30年(常规潜艇通常服役年限为25年左右)之间,有半数不能正常出海潜航。印度海军最年青的“辛杜沙斯特拉”号常规潜艇,今年也已满16岁。为此,印度在1999年启动了“30年潜艇建造计划”,要求在2030年前拥有24艘常规潜艇,这项计划的起点很高,首先启动的分计划就是建造六艘“国产鲉鱼”级潜艇。
拿中印两国常规潜艇的建造计划作个对比,一定会引发中国军迷重新认识我们的祖国及制度优势。
世纪之交,中国常规潜艇(数量在35-40艘之间)也已严重老化,差不多与印度同时,中国启动了新一代039型常规潜艇的发展规划,技术起点瞄准的也是AIP。
2004年,由039原版艇发展而来的039A型首艇在武昌造船厂下水,第二艘于同年年底下水。2013年,吨位更大、安静性更佳、攻击力更强的039B型潜艇定型。从2006年算起的10年间,中国039A与039B两型常规潜艇,以平均每年2艘的速度成军,迄今服役数量已接近20艘。时至今日,西方媒体仍有讥讽中国核潜艇落后的,却没有讥讽中国常规潜艇仍然落后的。这足以说明,中国常规潜艇的技术水准已跃进至世界先进行列。
印度“国产鲉鱼”2004年开工,从时间上看中印几乎同时起跑,可直到2015年,其首艇“卡尔瓦里”号才首次进行海试,今年6月才勉强服役,整个耗时长达12年之久。可令印度海军尴尬的是,“卡尔瓦里”号的鱼雷和反舰导弹尚没有着落,甚至究竟是自研还是外购?印度政府与军方的意见尚无法统一……就此,一向刻薄傲慢的西媒,讽刺“卡尔瓦里”号为“没有牙齿的水下捕食者”。
印度“国产鲉鱼”的艇身的确是按AIP型“鲉鱼”建造的。现如今印度国产AIP系统难产,印度海军转而决定外购。问题是就算有人愿意接这单生意,从合同谈判到价格扯皮,再到生产与安装,以及安装过程中如何与印度“粗糙”(受制造能力和制造工艺所限)的艇体进行严丝合缝之匹配,那也是猴年马月的事。
如是窘状下,印度世纪之交制定的“30年潜艇建造计划”又怎能如期实现?更大的问题是,潜艇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到2030年时,连法国原版的“鲉鱼”潜艇,也极有可能被更新一代的潜艇所取代。
印度的邻居巴基斯坦,同样有武器国产化之雄心,但“巴铁”在实际推进中却要务实低调得多,从中巴合作建造枭龙战机,再到去年启动合建8艘常规潜艇,“巴铁”的国产化之路,每走一小步,都充分借助“中国拐杖”的技术支撑,虽说步子不快不大,但迄今步履稳健。
(特约撰稿人:鲁宁 编辑:孙燕)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