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国际基因组大会:未来医疗重点应该放在疾病的预防上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周密

2016-11-08 10:40:58

“随着IT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增加,以及大型检查数字处理能力的提高,技术越来越发达,现在人类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和诊断治疗的手段越来越强,我感觉到现在应该已经到了人类对自身的了解和诊治疾病的能力,产生重大突破的前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孙虹说,他指出前期就是现在中国对基因测序的能力,可以辅助人类疾病机理研究、开发新药。



视频: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对于未来医疗的方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孙虹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未来出现的不仅是精准医疗、个体化医疗,还有可能会出现医生、技术研究人员、公共卫生人员“三人合一”的现象,这是医院服务形式和医疗业态发生变化的结果。未来,医生和医院都将继续存在,但医生将主要是上门提供指导,病人可以通过穿戴设备、遥感监测,在家即可完成检查、诊断以及治疗。医院的存在是为了给需要做手术的或生孩子的人提供场所,此外还可以作为医生、护士的现场培训基地。



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说,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健康相关的因素做了评分,在危险因素领域,遗传仅占25%,生活方式占了60%,环境因素占了10%,医疗条件只占8%,社会心理学占了百分之几,这些数据就昭示着生活方式是大头,如果光靠治病,我们的病人只能越治越多,如果我们的科学家能把生活方式改变,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可以事半功倍。



视频:未来医疗重点应该放在疾病的预防上


“我们在宫颈癌的筛查过程中我觉得癌症是可以攻破的,因为随着基因学的发展,个体化的治疗在肿瘤医疗是有优势的,肺癌的治疗个体化治疗已经有案例证明确实不错,但是从宫颈癌筛查来说,我觉得肿瘤重要的是防大过治,在未来,我相信肿瘤是可以攻克的,但是预防更重要。”对于未来医疗的方向,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院长陈芸认为全科医生将成为主流。此外,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掌上可移动设备随时监测各项指标,达到“防”的效果。



视频:深圳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


“我是当了快二十年的院长,我认为医院问题很多,但老百姓还离不开医院,离不开医生,因为人民离不开健康,现在问题出在哪?就是我们这么多年来,还是以疾病治疗为核心的医学服务模式,这个模式必须得改,怎么改?总书记提出了非常明确,叫以疾病治疗为核心转向以人民治疗为核心”,深圳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向现场的听众透露,现在每10名深圳市罗湖人中就有4个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让居民找到可以依赖的家庭医生,就是要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因为未来100年、200年人类都不见得把疾病、发病的机理等都了解清楚,所以重点应放在疾病的预防上。


(编辑:周杰)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