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

视频 | 在上海,何以读懂“最早的中国”?

艺见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琳琳

2022-09-26 17:19:15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源头在何处,它如何成就今日中国,又如何形塑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2020年9月28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的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以“9·28”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两年来,中国考古事业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和丰硕成果。

在总书记考古讲话两周年之际,上海掀起了一股文博考古热,多个文博考古大展登上了热搜榜单。9月底,上海博物馆“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还在持续升温,奉贤博物馆的“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大汉海疆:南越航海文明展”闭幕还不到一周,闵行博物馆的“盛世回归——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就在9月26日盛大开幕。多个重量级文物考古大展竞相开放,彼此接力。“让文物活起来”,让更多文博展览“破圈”,作为我国文物事业发展的重镇,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上海,正用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考古文物大展回应时代议题,助力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



重磅首展 探源中原文明

茫茫禹迹,烈烈汤誓,成周王城,来自夏商周三代的珍贵文物,串联起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也勾勒出最早被称为“中国”的中原文明。这些印刻了先民智慧的器物,因考古发掘重见天日,历经数千年流转,在上海与人们迎来了一场久违的相遇。

2022年夏天,作为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系列大展的首个展览,“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汇集了河南省20多家文博考古单位的300余件文物,无论从规模、数量和展品等级上,都堪称上博今年最重磅的精品大展。

20家博物馆、89个遗址,让很多观展者感叹,即便在河南,也很难一次性看全如此多的国之重器。有参观者表示,“无法用词汇来表达对文物的赞美”。不少人从外地专程赶来上海看展,其中不乏专业观众与文化名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莫言也来到了现场。



原乡是莫言文学的永恒母题,中原文化,则可以视作为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原乡”。在上博的展厅里,这些夏商周时期的文物,展示着中原文化的向心力,让莫言心生感慨。“作家文学的故乡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很多外来的信息,都会变成他书写故乡的新素材,融入到自己的故乡里去。我今天在上海博物馆见到这批来自河南的珍贵文物,我就把它想象成是我故乡的文物,当然是文学的故乡。”

展览名称“宅兹中国”,来源于西周青铜礼器“何尊”的铭文,这也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宅兹”,是居住在此的意思。“中国”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隐含着当时的天地意识和国家观念。尽管它与现在的“中国”不是同一概念,但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关联。

十多年前,历史学者葛兆光将“宅兹中国”作为著作的书名,试图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也首次揭示出“宅兹中国”四个字的现代意识,并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话题讨论。“现在我们谈论‘宅兹中国’也好,‘何以中国’也好,其实我们关注的是,早期中国是怎么形成的,它为什么可以逐渐形成一个非常大的族群和一个古代国家。这些问题跟我们理解现代中国,或者理解现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有很大的联系。”葛兆光提议,上海博物馆推出的“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应当是一个系列,把不同区域的多元文明、早期文明汇集在一起,让大家一个一个看,得出一个新的结论。

举协同之力 谋十年之计

学界的盼望与上海博物馆的计划不谋而合。举协同之力,谋十年之计,上博将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汇集国内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打造“何以中国”文物考古系列大展,在叙事上更注重对文明演进轨迹的演绎与展示,打造新时代新征程上彰显考古学“中国气派”的展览盛事。

“何以中国文物考古系列大展就是从各个地域的文化来全面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是如何形成的格局。我们把河南作为“何以中国”的首展,回答中国从哪里来,中国的文化概念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国?”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如此大规模地通过系统的学术梳理,集中展现河南省发掘的夏商周三代重要考古发现的原创展览在国内也是首次。

“宅兹中国”策展过程历经半年,展览大纲经过多次补充修订,展品经由上海和河南两地专家反复挑选斟酌,以文物为点、以时间为线、以王都为面,力图展现夏商周三代早期文明的概貌。上海博物馆原馆长杨志刚介绍,展览的叙事与文明探源、文明研究直接联系在一起,与夏商周文明的持续演进、轴心时代文明的突破,这些宏大的话语体系都紧密结合在一起。



序厅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夏代晚期网格纹鼎开启了整个展览的序列。作为中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鼎,它也成为王权礼制萌生的象征。夏商周时代的三件鼎代表了青铜时代的文明演进轨迹,与春秋战国“九鼎八簋”为代表的列鼎制度,构成了一条清晰的叙事脉络,共同讲述奠定华夏文明、逐鹿中原的恢弘历史。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由数百片绿松石拼合镶嵌而成。历经三千多年,却没有一片有松动脱落的迹象。出土于洛阳二里头遗址的这件国宝,让传说中的夏朝变得触手可及。

“有些文物是必须想借的,比如,二里头出土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安阳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我们选了几件特别有代表性的。”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介绍,展览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利用有限的文物,叙述夏商周三代的宏大历史主题。“这些文物正好是我们中国文化或者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物质载体。”



“上海与河南的双向选择”

9月1日,来自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与来自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司母辛觥,提前告别上海,来到河南郑州,参加“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

妇好鸮尊、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作为河南当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们都是当地博物馆常设展上最为重磅的展品。此次上博展出的300余件文物展品,几乎囊括了河南省考古发现的夏商周时期最重要的出土文物,这也成为上海、河南文博界共同策展,联合挖掘馆藏资源的一次合作范例。

“此次展览中,河南博物院的借展文物有四十件套,十六七件套都是我们展现线上的文物,包括我们的镇院之宝妇好鸮尊。”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介绍,文物展品经过了精心挑选。“有一部分是河南博物院没有的文物,我们通过集中调拨进行借展,还有一些比我们收藏更好的文物,比如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我们从他们收藏的器物中,又挑选了一些精品,一起放在了我们的整个展览体系当中了。”

为了能在河南省内对重点文物进行集中调拨,河南博物院做了大量的沟通协调,这其中不仅体现了河南对上海博物馆的信任,更是对“何以中国”大展策展理念的高度认可、以及对上海搭建的文化传播平台的高度期待。

“这次展览,其实是河南与上海的双向选择。”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表示,河南的文明与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上海首先选择了河南。而河南选择上海,是因为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我们正努力推进文旅文创发展战略,来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品牌体系。河南选择上海举办这样一个展览,对于扩大河南文化与文物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也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泱泱华夏,择中建都”。作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河南在中华文明持续演进中的突出地位,对于阐述“何以中国”的重大意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表明,以二里头为中心、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不断交流和融合,呈现出向四方辐射的强劲态势,突显了王权国家的性质。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乳钉纹青铜爵居于展厅中央,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容器之一,被誉为“华夏第一爵”,“最早的中国”就从这里开始。

“二里头是青铜时代,最早的一个大型都邑。我们要向前探寻文明的起源,二里头就可以提供一个最主要、最明显的标尺。”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赵海涛介绍,近年来,考古队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探索二里头都城的布局。“二里头遗址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四代考古队长在63年里只发掘了总面积的1.7%,按现在的发掘速度,全部完成需要3000多年。因此它的发掘,不是百年大计,而是千年大计。”

从研究重镇到展示窗口 推动考古学卓越实践


通过一系列都邑遗址和各地中心性遗址的考古发现,考古学家用实证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过程。这其中,上海博物馆的专家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与二里头遗址开展合作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二里头考古队与复旦大学秦小丽教授团队以及日方共同合作研究二里头出土的朱砂、白陶器,以及产自热带海洋的海贝。赵海涛表示,上海的高校与考古研究机构,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与强大的研究实力,因而双方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在中华文明探源的过程中,我们上海起了很大的作用。”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秦小丽表示,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不仅参与了河南二里头遗址的考古研究,还与上海博物馆密切合作,深度参与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长江下游地区的研究项目。松江广富林遗址,奉贤柘林遗址,这些都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主要的阵地。

近年来,上海能够深度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所依托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考古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作为中国考古学研究重镇,深入二里头、三星堆等考古发掘现场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批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博专家等在深化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特质和形态,高水平做好考古挖掘阐释和文博立体展示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在业界专家看来,由考古学术上的深厚积淀延展到考古成果的高水准展示,正是水到渠成。



“我高度评价这样的展览。上海博物馆要做这个十年的文物考古系列展我觉得非常好。”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高度肯定了展览的意义。“这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夏商周王朝的重点文物与历史,我觉得意义很大。如果接着做接着做良渚遗址、陶寺遗址,可以让更多民众系统地了解我们文明探源研究的成果。”

“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当中唯一延绵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文明探源工程就是要研究我们的文明是怎样起源、形成、发展?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要让我们的国人更充分地知晓,我们中华民族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脉络,从而增强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历史自觉。”王巍表示,华夏先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辉煌,将是中华民族进一步复兴的动力与精神的源泉。

文博展览火热出圈 助力打造“大博物馆计划”


如今,“宅兹中国”已成文博热词,在“中博热搜榜”8月份评选的“博物馆十大热搜展览推介”中,上海博物馆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荣登榜首。

展览开幕之初,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上海博物馆展厅限流50%,每天4000个预约名额一抢而空。统计数据显示,80%的观众都进了“宅兹中国”展厅,像这样的盛况,最近几年还未曾出现过。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介绍,“宅兹中国”火热展出期间,上海博物馆还顺势策划了党建特色项目“让文物活起来”文物党课。“这是一场关于文化自信的解读,一堂文明阐释的党课。文物党课导览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摆脱了就文物讲文物的模式,更多地融入习总书记关于“文明探源”重要讲话的解读,以及对策展意图的阐释、对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传承的剖析。“

这个现象级文博大展,还吸引了众多在沪外籍人士前来探寻“何以中国”的要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宅兹中国”不仅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载体,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



“当你看着青铜器上神兽的眼睛,它能传递出当时的文化,很难想象这些文物历经数千年的变迁,可以完好无损地来到我们身边。”一件春秋晚期的镶嵌绿松石神兽让外科医生阿思势(Ashish Maskay)惊叹连连。他表示,当亲眼看到这些数千年的文物展品时,不仅惊叹于中国古代精湛的制造工艺,更能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蕴含的强大力量。“通过这个展览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史,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文明。”

“中国人三千多年前就能把文字写出来,这实在太了不起了。”中国丹麦商会会长李曦萌(Simon Lichtenberg)对刻辞卜甲印象深刻。展览中他了解到,河南在中国古代先民的观念里,地处“天下之中”,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黄河流域的河南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夏商周三代文明源远流长。知来处,明去处。这个展览告诉人们,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中国的古老文明是如何发展至今的。”

来自澳大利亚的白马克(Nusrat Marat)曾在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负责文化交流工作。如今,他是上海长宁区一名优秀的外国志愿者,始终致力于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探索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向国际介绍中国,就要懂得中国的历史。这个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明博大精深。所以要理解,为什么中国能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迅速超越世界其他经济体,因为他们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绵延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参天之木,必有其根。为了更好地实现“让文物活起来”,上海提出,要打造“大博物馆计划”。“大博物馆计划”之“大”,重在建设大场馆、配置大资源,打响大品牌,促进大科研,服务大美育。上海博物馆将联手国内各大博物馆,充分挖掘各地优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最新考古发现,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和灿烂成就。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表示,要推动上海博物馆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进一步做深做实“以物论史”“以史增信”两篇大文章。“举办‘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就是要从上海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强化全国乃至全球文博资源的配置能力,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特质和形态,充分展示、传播、推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成果。”

争分夺秒的幕后 博物馆的责任与担当

实际上,就在“宅兹中国”火爆申城的同时,上海还有三个展览也登上了业内文博展览热搜榜单。奉贤博物馆举办的“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中国航海博物馆“大汉海疆:南越航海文明展”和上海历史博物馆的“江南生活美学展”一起,在这个夏天着实掀起了一股文博考古热。很多观众提前几周就预约了展览门票,特意在一天之内集中打卡多个展览,通过观看不同年代的文物考古展,感受数千年的文明脉络与历史轴线。

奉贤博物馆的“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于7月15日开幕。事实上,由于上半年疫情的关系,7月1日上海的各大博物馆才刚刚恢复对外开放。从策划到开幕,这个展览的准备工作面临诸多不易。



奉贤博物馆的展品运输,还经历了一场出城前的“生死时速”。奉贤博物馆馆长张雪松回忆,展品运输阶段,突然听说了西安要静态管理的消息。“当时正是晚上五六点,文物的运输车辆一定要赶在凌晨12点之前发出来,所以大家就在这几小时之内赶紧把文物打包、装车,同时把运输的专业团队临时召回,最终赶在11点之前顺利发车了。”

位于上海临港的中国航海博物馆“南越海洋文明展”原定4月开幕,因疫情影响延迟到7月。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居家办公期间完成了所有策展设计方案,在恢复上班后迅速入驻现场,争分夺秒完成所有布展工作。中国航海博物馆党委书记张东苏介绍,展览团队用了10天时间,把展览在6月底的布展工作施工工作全部完成,终于赶在7月1日,博物馆恢复开放的第一天,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而上博的这次大展,准备过程中也果断采用了非常规做法。由于疫情阻隔,上海博物馆的团队无法来到河南博物院现场进行文物点交,因此双方采取线上点交,把包装、运输过程中的重要信息,通过视频记录下来,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认为,这样的创新方式,之前也未曾有过。

争分夺秒、精益求精,为的不仅是让这些精心策划设计的展览能够不折不扣举办,更体现了上海作为考古学术研究高地、考古展示教育的中心,通过文博展览讲好中国故事的实际行动。

讲好中国故事 演绎上海精彩

从这一系列考古文博大展中,可以窥见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不同阶段和历史演进轨迹。夏商周三代文明呈现了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周、秦、汉、唐书写了最华彩的盛世乐章,南越国的航海文明展是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中华海洋文明的起源,而在江南生活美学中,也可以理解早期中华文明对于后世数千年中国文化与美学的浸润与深刻影响。

如此集中的考古文物大展,无疑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资源配置能力与文化辐射力。助力解答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是博物馆的天然使命,也是上海的责任与担当。

“上海是我国文物事业发展的重镇,更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上海市文旅局局长方世忠表示,通过全球化叙事、艺术化表达和大众化普及有机结合,将助力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更多文博展览和公教活动“破圈”、“出圈”,传播更多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海城市精神品格的价值符号。



今年第四季度,一艘沉没在长江入海口的清代木船的秘密,即将随着打捞出水而逐步揭开。这就是上海正在深度参与的国家重大考古项目“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这将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研究提供重要实证,为世界水下考古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探源文明,何以中国。传播文物遗存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探索中华文化的内生动力,助力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海将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卓越实践,促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书写时代答卷。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摄像:朱晓荣 吕心泉 徐玮 李响 张凯 编辑:陶亦益)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