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北斗全球组网开通,中国人从此不迷航

点兵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苏宁

2020-08-01 14:21:15

2020年7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前夕,历时26年建设的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宣布全面建成开通,从此之后,在这颗蓝星上,中国人将永不迷航,同时也必将为世界人民造福,在一带一路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曾几何时,美国的GPS系统独步全球,其他国家只能望其兴叹,技术、投资都是天量投入,除了美军自己独享最精确的军码,其盟国也只能有限使用,大多数国家只能用其误差较大的民码,而且还面临随时被区域关闭的风险,军事用途及其有限。



连与美国关系亲近的欧盟,也不得不筹集巨资,合力投入研制伽俐略系统,足以看出,自主掌握全球导航系统的重要性。对GPS,欧盟都感觉靠不住,更别说其他国家了。


 都知道有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武器就打得精准,美国在海湾战争开始的历次战争中,都向全世界展现了这一点,1000多公里外打出的巡航导弹,能穿进一扇窗户,普通炸弹装上卫星导航套件变身JDAM联合攻击弹药,万米高空投下夺人性命,从此之后,一次空投上百枚炸弹的地毯式轰炸几乎退出历史,普普通通的一枚铁炸弹、迫击炮弹、火箭弹都能成为精确打击武器。



而被打击的没有卫星导航的一方,不但处处挨打,还需要投入大量武器,以求广种薄收,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后勤角度都不堪重负。

   

关于普通武器加装全球卫星导航之后的效果,有个跟我国有关的例子。上世纪末,土耳其从我国引进了WS-1远程火箭弹系统,这型火箭炮射程够远,但据说就是因为打击精度达不到我国军方的要求,转成外贸产品,土耳其是北约国家,购买这套系统的技术之后,其军工企业Roketsan公司采用西方技术,加装了GPS导航系统,使其在80公里射程时精度达到10米内,这就是土耳其的TR300火箭炮系统,其后还成功出口阿联酋等国家,抢了我国“卫士”火箭炮系统这师傅不少生意。

 


火箭炮这种以连发数十枚,大范围覆盖消灭对手的“夯汉”式武器,变成拿绣花针的精巧杀手,在GPS加持下比比皆是,比如还有美国的M142火箭炮,射程150公里精度2米,大口径火炮也一样,GPS制导的M982“亚瑟王神剑”155mm炮弹,用普通火炮发射,50公里外一发入魂,这些都可以用作近距火力支援,比起呼叫空军,陆航便宜快捷多了。


从战略角度说,这就意味着极其精简的后勤支援,极其高效的打击能力,科技就是战斗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我国北斗系统运行之后,历次演习中,也可见卫星制导武器的威力,比如远程火箭炮单发打击敌方火炮阵地,地堡等点目标,咱们的精确制导炮弹、航空炸弹也实现了超高打击精度。我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可靠军码。



以往在珠海航展也看到很多卫星制导外贸军品,在北斗运行之前,那只能用美国的GPS,购买国跟美国关系还可以,这卫星制导还能用,如果不然,那就没用,而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开通之后,这一尴尬就完全不存在了,要知道咱们现在年产北斗芯片上亿枚,每枚芯片仅几块钱。当然,除了军事用途,北斗的民用价值也非常巨大,结合国内的2000多个地面基准站,5G系统,北斗民码也能提供厘米级增强精度服务,足以为车联网、物联网提供可靠保障,实现真正意义的自动驾驶、自动物流,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全球导航系统费效比非常高,据北斗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介绍,整个系统建设成本在500亿人民币左右。但现在产业规模已经达到3500亿,未来每年还将以20%左右增长。



建全球导航系统,除了投入巨资,技术也是非一般国家能够企及,即使欧盟,伽利略系统也是磕磕盼盼,2019年7月出现停摆,还是在中方技术人员指导下才解决问题。现在日本、印度等也认识到导航系统的重要性,但也只能打算实现本国区域导航。


很多事情真不是市场的问题,可以买到武器、可以买到粮食、可以买到服务,但买不到这份踏实,我国得衷心感谢为北斗奋斗的科技工作者,把又一个西方认为的“中国不可能”变成现实!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苏宁 实习编辑:程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