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41导弹敏感时期亮相 剑指何方?
![](https://p.statickksmg.com/image/2017/05/22/ded7ee9551e460d16304e7fd26793330.png@72w_72h.png)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特约撰稿人 鲁宁
2017-01-19 18:33:45
据外电报道,1月15日那天,中国再次在西部成功发射了一枚东风-41导弹。中国军方对此未予证实但也没有否认。
然而,被中国军方主动示人的是东风-41现身北方某石油城市市区马路上的大幅照片。
一般情形下,东风-41那么大的个头,仅从不影响市区交通之考虑,假如东风-41非从某座城市的市区通过,也会选择在后半夜上路。
现如今,东风-41大白天在市区“招摇过市”,若不是有意为之,很难作出更合理的解释。
时至今日,中国军方甚至从来就没有公开证实过东风-41的存在。但全世界的军事观察家和数以亿计的各国军迷,无不坚信东风-41已存在多年。
国内外媒体关于东风-41的报道,最早可追溯到2010年。国内外舆论不但坚信东风-41已存在多年,而且坚信东风-41已正式入役。
一个可信的证据是,笔者去年12月2日曾在当天的《解放军报》所发长篇通讯《改革强军迈步新长征》一文中,淘到一条高价值信息:“2016年,首艘国产航母主船体合拢成型,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震撼亮相,执行长距离运输任务的运-20列装空军,新型战略导弹装备部队。”
在上述成串的新装备中,国产航母、歼-20、运-20大伙皆已耳熟能详,惟独“新型战略导弹”语焉不详。
它是谁呢?
在排除服役多年的东风-31A、东风-31B和东风-5B三款战略导弹之后,能够有资格享有“新型战略导弹”称谓的,非东风-41莫属(详情可参阅笔者去年12月2日发表于《看看新闻》“点兵”栏目的拙文《中国再铸“核长剑”,东风-41悄然服役!》)!
东风-41采用单弹头发射时,可装载一枚300万吨级氢弹弹头;多弹头发射时,可装载6枚30万吨级氢弹弹头,或可装载10枚20万吨级氢弹弹头,其战略核威慑力覆盖全球!
东风-41采用多弹头独立重返大气层载具(MIRV)技术,从而实现运载火箭及分弹头自适应变轨。
该技术并非简单地在一枚导弹上装载多枚分弹头,而是让每个分弹头都有独立的飞行弹道,自主调整弹道轨迹攻击不同目标。
这样每枚反导拦截导弹最多只能摧毁一个分弹头,让美国反导系统的拦截效能大为降低。
参照东风-31A导弹旅的配弹标准,每个东风-41导弹旅有望配16发导弹,若在中国东北、西北和河南三地,各部署一个东风-41导弹旅,一次齐射就达48发弹。
如果是单弹头齐射,总爆炸当量相当于1.44亿吨TNT;如果是每发弹装6个分弹头,总分弹头数量达288个,总爆炸当量达8640万吨TNT;如果是每发弹装10个分弹头,总分弹头数量达480个,总爆炸当量达9800万吨TNT。
很显然,三个旅的东风-41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集体突防投掷,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如此强度的饱和攻击后还能够扛得下去!
再有两天,特朗普就将成为白宫新主。仅就对华关系而言,从贸易、汇率、关税、金融、TPP再到南海、东海和台海,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再到社会与文化,尤其是对华军事和对“三海”之态度,特朗普的不确定性,仍让不少“看看军迷”感到不踏实。
特朗普会对亚太增兵增装备么?会加强美台合作么?会放宽对台军售尺度么?会继续挑衅朝鲜激化东北亚局势么?会进一步放松套在日本脖子上的“绳索”么?
总之,这一连串的问号,构筑起特朗普成串的不确定性。
破解特朗普的不确定性,最好的办法是用中国的对美确定性,来“校正”特朗普的对华不确定性。
东风-41就是破解特朗普对华军事不确性的“确定性”之一,令特朗普不至于对华有军事上的非分之想,将其扳回到“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确定性框架,在此框架内,开启特朗普时代中美军事合作新旅程。
(编辑:超慧)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https://skin-test.kankanews.com/mobilev2/images/live/icon_more.png)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