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视频 | 2000元能帮这位农妇脱贫 她却哭着不敢收下……

看看纪录

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

2019-03-07 12:39:54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半山村地处海拔2500米高寒山区的村庄,因为低纬高原的先天条件导致交通闭塞,可用耕地很少,经济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首档精准扶贫公益纪实节目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第三季通过走访半山村,公益大使们了解到这里是武定县68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房屋宛如原始村落一般落后,村民的年收入不过千把块,贫困率高达70.15%,这样的现状令公益大使惊讶不已。主持人陈蓉携手演员李宗翰以及企业家汪文平,跟随童瑶一同展开三天两夜的扶贫行动。



公益大使们通过在当地的走访和探寻中,找到了当地特色的产业——彝绣,这是流传于我国西南彝族地区的彝族刺绣,距今最少有1700多年的历史,针法变化多端,色彩搭配浓烈,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如何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同时,建立起当地特色的彝绣产业生态链?这也成为了本站公益大使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地也已经建立起彝绣合作社,贫困户的农妇们进行彝绣制作,用产品换取收入,从而达到扶贫的目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


一名妇女来到合作社交货,她花半年时间绣出的几个作品,却都被判定为不合格。有些绣品表面漏纸,还有一些绣品存在脏污的情况……



眼见原本能得到的2000元报酬可能打了水漂,农妇着急地哭了起来。最终合作社负责人于心不忍,自掏腰包支付了2000元,并安慰农妇说,她会尽可能修改这些彝绣作品。




虽然最后收下了这笔钱,可是大姐却在合作社外久久徘徊没有离去。她知道自己的作品不合格,没有理由收下这笔报酬,想要还回去。主持人陈蓉找到她了解了情况,原来大姐们日常还有许多家务和农活需要完成,彝绣都是在半夜摸黑完成。另外由于环境条件、时间的限制,所以一些手工技艺也难以达标。



对于这种两难的情况,《我们在行动》的几位公益大使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最终提出“打造标准化工厂”等建议,争取改善当地的贫穷状况,完成“史上最艰巨”的扶贫任务。



当山环水绕的美景遭遇先天限制,当匮乏的资源无法带来创收,民族特色该如何与脱贫致富结合?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第三季全新起航,和公益大使们一起行动,扶贫攻坚从心出发。


(来源: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 视频编辑:小真)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